ISO9001認證標準是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國家質量管理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并且適用于各種類型、各種規模、生產各種產品的業。ISO9001認證標準,從87年第一版頒布,已經走過了28個年頭,五次改版,特別是2000年和今年的這次改版,都有比較大的變化,使得標準在規范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方面,更具指導意義。
企業貫徹ISO9001標準的優點
ISO9001標準的貫徹、推行以及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發展為提高企業質量保證能力、減低企業采購/銷售成本/風險、消除貿易壁壘等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實施ISO9001標準,可以促進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和完善,對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
1.為潛在的顧客提供信任。
企業開發新顧客是開發、深耕市場的重要手段,尋找潛在客戶是戰略營銷中最重要的組成之一。潛在客戶是指對企業產品(或服務)存在需求且具備購買能力的待開發客戶,這類客戶與企業存在著銷售合作機會。當潛在顧客得知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實行管理,拿到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并且有認證機構的嚴格審核和定期監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信得過的企業,從而放心地與企業訂立供銷合同,擴大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2.減少第二方審核費用。
在現代企業經營實踐中,第二方審核早就成為慣例,即客戶作為供應鏈的管理工具委托認證機構對其自身或供應商的管理體系實施審核。但第二方審核又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當的費用,同時還要考慮派出或雇傭人員的經驗和水平問題,否則,花了費用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ISO9001認證的推廣成功排除這樣的弊端。因為作為第一方的生產企業申請了第三方的ISO9001認證并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后,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對第一方還是對第二方都可以節省很多精力或費用。另外,如果企業在獲得了ISO9001認證之后,再申請CE、CRCC、AAR等產品質量認證,還可以免除認證機構對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重復認證的開支。
3.健全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顧客對質量的期望越來越高。顧客的期望常常通過產品的“技術規范”來體現,但是,一個單位的組織體系不完善,技術規范就不能保證實現,就不能始終滿足顧客的需求,因而就需要有一個以預防為主的質量管理體系來作為產品技術規范的補充,以保證企業有能力連續生產符合技術規范要求的產品。
4.確保滿足法規或者其他規定的要求。
在ISO9001認證標準中規定: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來確定它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環境因素的適用法律,以及它所應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獲取這些法律的渠道。對于企業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的質量體系進行質量管理,真正達到法治化的要求,確保滿足法規或者其他規定的要求。
我國中小企業在推行ISO9001標準認證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可以看出,近年來產品抽樣合格率有較明顯的提高,但部分產品質量檢驗不合格率仍較高。如2014年第2季度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0.8%。其中,移動電話、旅行箱包、家用衛生殺蟲用品、三相異步電動機、器具開關、復合外套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等6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高達21.9%至32.5%之間??梢钥闯?,此類企業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得不到保證,企業內ISO9001標準未得到有效貫徹落實。本文從以下幾點對我國中小企業在推行ISO9001標準認證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對ISO9001標準真正理解者較少,且高層重視不足。
隨著質量知識ISO9001標準的普及,企業員工知道ISO9001標準的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懂得ISO9001太少,而且大部分在基層,高層管理者大都是一知半解。ISO9001標準的核心精髓是以PDCA(也稱戴明循環)的質量管理核心為思想基礎的,所以說ISO9001是一個管理體系或者工具,更是一個商業思想的成功實踐。但可悲的是,我國大多中小企業僅僅靠極少數基層員工去推動,而基層恰恰不掌握推動企業商業實踐思想的最大武器:管理權限和企業資源的掌控。于是,ISO9001標準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得到真正貫徹學習。
2.中小企業的內審員太少,行不成主流。
通過分析某企業發現,該企業在03年就通過了ISO9001管理體系認證,但是原來的內審員離職以后,在長達一年或更長的時間里,企業內沒有一個正規的培訓合格的內審員。一個企業幾十上百人,而真正懂ISO9001的內審員只有一兩個人,這樣形不成主流,無法推動ISO9001標準的持續運行。加之現在一些認證機構對ISO9001審核放松,不能有效監督企業管理的真正提升。